【杂谈】当年给《聪明的一休》配音的辽艺,现在还常被提起 ...

1#
发表于 2014-8-9 15:10:00 | 查看: 393| 回复: 0




辽艺当年出于什么考虑译制外国电视动画?



  知乎用户,向外而生


中国动画的历史可以上溯到 1920s,这里挑有关系的,改革开放后关于引进影视作品的门槛放松,动画片的引进和国外电影的引进基本是一样的,当时日本的动漫作品相对来说也没有今天这么复杂,题材这么宽泛,还是属于大部分都是小孩子都可以愉快的观看的,像《铁壁阿童木》这类作品就是非常早就进入了国内(当然背后有 CASIO 的商业支持)。



不过在引进的时候有一个现在说不上对错的问题,就是将这些作品的观众定位在了儿童,或者说相当于全年龄段,当时引进动画的主要几个电视台分别是央视、上海、广东还有深圳,一开始的时候辽艺引进的动画作品并不多,但是当时的配音演员来源大部分是译制片的配音演员,对于动画片的配音都有点拿捏不准,大家的起点都差不多(辽艺是从辽儿艺选拔了一批演员),而且当时大部分还没有很好的录音棚,当时的一些配音作品现在听起来都有点粗糙。



另一个问题是一般来说电视台和进行配音的组织会有一些关系,所以相对来说,央视的作品都是那种拿放大镜找都不会有问题,三观特别好,政治一点问题都没有作品,像《天鹰战士》这种宣传末世论的就别想了,南方系当时没有很多资源,而辽艺相对来说受到的限制会小一些,辽艺第一步配音作品是《聪明的一休》(详细的可以看 Lu 君的回复),这部作品虽然如今看来有些问题,但在当时还是很受欢迎的,辽艺的这个团队(当时还有“京译”,这类配音就是同时做动画片的配音也做引进电影的),因为主要做动画的配音,相对来说经验更丰富一些,作品质量也还可以,到后来因为配音演员人数不够所以自己考虑去培养新人,但是相对来说配音演员的数量还是不太够,有一段时间被诟病为作品单调也是因为人手不够。



当然其他方面的情况也远远说不上好,比如说郝琳杰老师,现在看到的资料是国家二级演员,但是这个二级演员很大程度上并非来自于她的配音作品,国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完全没有为配音演员设置的奖项,表演院校也没有相关的配音专业,一些配音演员,有所成就的升迁至管理层,不担任配音工作(当然有些演员还是继续参与配音活动),有些在声音随着年龄变化之后就像一个普通人一样退休老去,因为没有专业院校培养,大部分的配音演员都是兼职,有要求的只能是负责配音的团体自己培养自己的新人。



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动画配音行业的专业和市场意识,如今有很多影视作品,都是请明星来配音,明星能保证一定的上座率和票房,但明星的配音水平是参差不齐的,有些明星配音的时候连最基本的口型一致都达不到。



辽艺由于当时长期从事动画片的配音工作,在业界有一定的口碑,同时可能和北方观众关系比较密切,成为一个经常被提起的话题。



之后的事情就是被广为诟病的一系列动画相关政策,首先是在黄金时段播放国产动漫,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熟悉了。






辽艺后来停止为动画片配音实际上是国家政策的原因,引进国外动画漫画作品源自国家政策,消失也是源自国家政策,但是配音和译制其实一直是有继续的,直到现在也有,而且新人大部分还是自己培养的。



这里必须提到一点,配音演员的水平和一个他 / 她所演绎的作品的水平和人物是有直接关系的,或者说是相辅相成的,旧的比如林原惠美和绫波丽,新的比如东山大法和种田大法,一些过于简单直白,故事单一,思想贫乏,人设简陋的作品是很难锻炼出来好配音演员的,中国现在每年有几万分钟的动漫作品,但是高质量作品寥若星辰,同时由于老配音演员的老去(葛叔这种算是特例了,但老一辈人有节操的人多,很多退休了还是会去帮忙),缺乏专门院校去培养新人,而国产动画的水平和以前辉煌时期相比又是大幅度的退步,辽艺的缺少配音演员其实在《美少女战士》的时候就有所端倪,而后来配音演员的缺乏和国产作品的低质量又加重了这一点,而“针对儿童的作品”又得不到重视,孙立军因为自己在配音演员上的言论被指责过很多次,但也的确反映出了不重视配音的问题。



当前中国的环境虽然有一些优秀的配音演员,但大环境恢复到当时黄金时期还是有一定难度的,辽艺自己也依然在努力。






当初辽艺录音棚和当时的一些配音演员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