警告:这是一篇比较沉重的新闻,看之前要有心理准备。
2015年6月8日,秋叶原杀人事件满七周年,杀人犯加藤也在2月时正式被判死刑,这起事件影响了日本社会各层面,甚至连我们熟悉的动漫、女仆咖啡和日剧都受到牵连。
2008年引发日本和欧美媒体报导的秋叶原杀人事件至今已满七年|Photo Credit: Reuters/达志影像
7死10伤杀人案 2015年6月8日这天,是日本“秋叶原杀人事件”满七周年的日子, 《朝日新闻》报导提到,当地民众仍未忘记30多年来最惨重的杀人事件,事件过去至今, 仍可以看到民众在案发现场献花,悼念不幸死亡的7位民众;《时事社》则写到, 秋叶原区长石川雅己则谈到不会忘记此事,未来会努力守护社区不让这样的事情再度发生。
当年的事件是日本数十年来伤亡最惨重的无差别杀人案|Photo Credit: Reuters/达志影像
事件经过 秋叶原杀人事件,发生在2008年6月8日,犯案的是当年25岁的加藤智大,他出身青森县, 当年是一位汽车工业的派遣员工,事件发生前3个月他曾对朋友透露过厌世的念头, 并开始在手机留言板留言诉苦,留言总数直至犯案当日超过 3,000次。
当时,加藤在网路上留言抱怨可能被公司开除,怨叹认识不到朋友、交不到女友等等, 结果遭到一些毒舌网友的嘲笑谩骂,继而引发了激烈的网上争吵。
6月5日,加藤智大在公司发现自己的制服失踪,认为这是已被公司开除的意思, 因而愤慨咆哮,之后再也没有上班,并决定杀人泄愤。他到8号作案前三天,特地买了匕首刀械,也租了货车准备犯案。
车撞 砍杀酿死 事发6月8日,那天是星期日清晨5点21分,加藤智大开始在手机留言板上留下犯案预告, 表明会于秋叶原犯案,并简短描述他将以货车冲撞及匕首杀人的犯案手法,出发前还将其中一把匕首送给以前的同事。
下午12时30分,加藤智大驾驶货车沿着中央通、以时速40公里冲进了行人专用区, 当时他不顾红灯硬是往前冲撞,也横越了十字路口,结果导致5名行人被撞倒或辗压, 加藤智大意识到这件事又随即下车,开始一边挥舞蓝波刀与匕首,一边疯狂大叫, 并朝刚刚被撞倒的路人及周围群众攻击,短短2分钟内,总计有12位民众遭刺伤。
更糟的是,因为案发当天是星期日,秋叶原的行人专区满是人潮,场面陷入混乱。 最后这场随机杀人事件酿成7死10伤。
2015年确定死刑 犯案后,加藤供称因为精神病而犯案,当时日本检方考虑起诉前得先检查是否属实, 但警方听了他的口供:“在网上世界和现实世界都是孤独一人”、“想作出网上的人都知道的大事”, 他也承认用货车和用刀杀人,日本警方再次逮捕加藤智大, 之后日警在10月6日完成精神鉴定,判定加藤智大无严重的精神病,可正常分辨善恶, 而且持有强烈的杀意,有计划地作出行动。
直到今年2月前,加藤曾对死刑判决提起上诉,但遭到驳回。 最后日本最高裁判所在2015年2月2日驳回他的上诉,加藤智大的 死刑判决也宣告定谳。
当年案发现场有许多民众自发照顾安抚伤患,照片可见当时趴伏地上的伤者腰部附近流出大量鲜血,民众正在帮忙压住伤口|Photo Credit: Reuters/达志影像
当年民众提供的录影画面,可以见到加藤智大的身影|当年民众提供的录影画面,可以见到加藤智大的身影
加藤智大在犯案前,曾留下犯案预告,上面写着“要到秋叶原杀人去,会用车撞,如果无法用车的话就会用刀子。大家掰掰。”|Photo Credit: Reuters/达志影像
发生事件的十字路口,加藤智大便是于此下车开始袭击路人。照片中调查人员正在现场勘查,而街道仍散落着沾血的毛巾和受害人的私人物品。(拍摄于案发后两个小时)
创办35年的秋叶原行人专区,在这次攻击后遭到废止。其中由东京警视厅为负责单位,发布了中止秋叶原行人专区的告示:“六月十五日开始暂时中止行人专用区-万世桥警察署”。直到2011年初,秋叶原行人专区方重新开放
影响电玩和女仆咖啡 秋叶原杀人事件后,在日本社会各层面造成影响,例如日本警视厅开始要求如果网路上发现犯罪预告时, 必须通知警方,这也是日本警视厅首度提出这样的要求。
杀人案还冲击了娱乐游戏业,例如多个原定播出的日剧和电影怕人联想到杀人案, 所以更改了片名,知名电玩《潜龙谍影4:爱国者之枪》的发售纪念活动亦紧急终止。
因为加藤智大当初是驾车冲进行人区,这导致事件过后有人提出废止行人专用区的声音, 这冲击了秋叶原本来的生态;在行人区封锁期间,原本享有盛名的御宅族街头表演“御宅艺(ヲタ芸)”因此喊停, 但这样反而让另一个御宅文化蓬勃发展,当时的 报导就提到,“女仆咖啡厅”因事件成为一种“避难所”生意“大繁盛”, 亦有一些原本不常来、只为了看看事件后秋叶原的样子的人,当地的客人比以前更多。
2008年时,悼念死者的花束不断涌入现场,日本社会也开始探讨是什么原因酿成这样重大的杀人案
是谁有错? 秋叶原杀人事件,让不少人提出分析看法, 2014年时, 香港教育学院高级研究助理梁奕华在《 香港经济日报》谈到随机杀人事件其实是社会失衡、 教育方法的谬误以及网路社群时代出现等等共构出的现象, 当时报导提到:“传统有既定课程的学科日渐退场,改为学生自由摸索,根据自身性向来决定教育过程与目标, 但对一些欠缺主动发展意识与能力的学生而言,这无异被放逐到自由的虚空中自生自灭。”
“东京首都大学宫台真司便引用“失范”(Anomie)概念来分析无差别杀人事件, 指出学校不再强调在家孝悌谦和、在校尊师重道等传统价值,新一代父母亦改以平等好友身份对待子女。 昔日强而有力的道德训诫被游说,甚至物质利诱等教导法取代,在追求自由个性发展的风气下, 德育发展缺乏具体发展方向和长远的目标指引,取而代之是碎片化、永无休止的日常生活(终わりなき日常), 新一代成为了自由而孤独的游离个体。”
人际薄弱的世代 2015年2月时,《 朝日新闻》谈到随机杀人犯的一份调查也提到, 大多数的犯人表示他们在做案时不论是在学校或办公室都没有朋友, 部分受调查的杀人犯则表示他们与其他人维持着“脆弱的”人际关系。这份由日本法务部发布的调查也指出, 有四成的随机杀人犯在作案前会出现自杀的倾向。
另有人把加藤和其他凶嫌背景做连结,例如加藤智大和犯下神户连续杀害儿童事件、 巴士持刀杀人案等凶嫌出生在同一个年代, 当时就有人以“随机犯罪世代”(“ 理由なき犯罪世代”,亦即 1982年4月2日-1983年4月1日生的人)称呼他们, 但目前并没有数据可以佐证出生时期和凶杀案有关联。
秋叶原杀人事件影响日本改变对网路犯罪的做法
在个人和社会间取得平衡 香港教育学院的梁奕华认为,“年轻一代逐渐为沟通而沟通,不为交换内容而沟通, 形成了人潮中各自埋首把玩手机,病态性检查Facebook和email的风气。 Facebook的分享内容并不重要,毫无意义的‘Like’按钮旨在让个体于碎片化的社会中避免冲突,保持与友人仅余的连结而已。
另一方面,未能成功融入朋辈者为了逃离不安定的自由,会转而选择退缩于房间内的绝对领域, 成为御宅族的一员。极端情况下,部份隐闭青年可能采取激烈手段,如模仿暴力游戏中的虚拟情节来吸引他人注意。”
“现代道德教育应更重视传统的孝悌思想,重构仁、义、礼为核心的个人与社会关系, 让新一代符合社会规范的同时,又保有适当个人自由,这才更符合未来社会需要。”
来源: http://hk.thenewslens.com/post/176753/ (关键评论网)
不知道大家看完,想地的是什么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