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戊申岁六月中遇火
[晋]陶渊明
草庐寄穷巷,甘以辞华轩。
正夏长风急,林室顿烧燔。
一宅无遗宇,舫舟荫门前。
迢迢新秋夕,亭亭月将圆。
果菜始复生,惊鸟尚未还。
中宵伫遥念,一盼周九天。
总发抱孤介,奄出四十年。
形迹凭化往,灵府长独闲。
贞刚自有质,玉石乃非坚。
仰想东户时,余粮宿中田。
鼓腹无所思,朝起暮归眠。
既已不遇兹,且遂灌我园。
该诗是在陶渊明四十四岁的时候创作的,当时的他在上京,六月中旬的一夜,一场大火将居室焚烧殆尽,便只好在外面的船舟渡夜,直到新秋之际才料理完毕,于是有此诗。
全诗围绕着陶渊明遇火前后的变化,这变化不只是生活上的,还有心情上的。全诗由平静变为不平静,有几波变化,又合乎情理,如此真实;且其中暗含着自己对于隐居前在官场上,又落到田园之中的心理变化,感叹自己跟不上全盛的时代,也感叹自己的时代过去了。
这首诗最有名的是“鼓腹无所思,朝起暮归眠。”,该句的意思是:那时候的人们啊,无忧无虑,安居乐业,不用多想什么,早上起来晚上睡,自由自在。而这,便是陶渊明的联想,是的,在大火烧了自家居室后谁不会这么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这样的生活呢?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总会想着:啊,为什么不能舒服点呢?为什么不能轻松点呢?谁不这样想呢?或许这样的联想是自私的,但是回到现实,看着不如意的一切,却更想回归到那片想象之中。
我们在现实里面也是如此,面对现实的残酷,骨感,就会向往网络,向往着那份满足感,希望生活能美好起来,所以希望网络能够给予自己一点安慰;而在网络上混得久了,才发现又是复杂,不堪,这时人们又想回到现实中,充实着自己,不去做联想,努力让生活变好,但是不是那么容易,然后又会联想着,循循环环,每天都在YY;却又合乎情理。
而现在要说说该诗的另一句“既已不遇兹,且遂灌我园。”,这句的意思是(联系前面的诗句后):啊,初秋到了,园里的树上又长了新果子了,既然跟不上这个时代,而且我的时代也过去了,那我也只好灌我的园,种我的果了。这里不免看出,陶渊明上一句感叹没有赶上时代,这里又面对现实,同时也说明因为自己的时代过去了,官场上的不顺,又加上后来居室的大火,让他更加坚定好好耕田,安心隐居。
网络上没有永恒,现实也是如此,但是网络上的时间更加短,因为同样投入了心思,时间也会过的很快。该散的会散,我们总会想着为什么不出生在一个较为舒服的时代,这样就不会辛苦,但是从现在看回历史,似乎所谓的无忧无虑的时代也只是在史书上的记载,真正的自由自在的时代是否存在也无人能够完全确定,但是不代表我们不向往着。网络影响着网络,而网络也更是被现实所影响,当初的空闲,现在三次元的忙碌,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,有着自己该作的事,总有一天会忙起来,当初聚在一起的小伙伴们,也会散去,而这不像是三次元里散去的宴席,网络上的距离,说长是长,说短是短,若是挑战人性,或许比现实更为恐怖。
陶渊明在属于自己的时代过去后选择隐居,这是正确的作为,没有理由说属于自己的时代过去了还要硬撑;也正是因为这样,属于这个时代的我,我的网络时代,也在悄然消去。三年前,出现在了贴吧,却因为种种情况离去了,而现在一眼望去想要回归,才发现十分困难。后来的我,来到了小镇,一年过去了,当初一起聊天的人,离的离,散的散,因为闲言闲语,都畏惧着我,可我还是知道,少了我地球还是会转的,少了我,小镇依旧如此。
我没有理由在自己的时代过去后还硬撑着,网络就是如此,当初贴吧朋友的散伙,现在想起来,亦有心酸,接触了网络这么久,也就从那段时间开始才有真心朋友,在小镇也是如此。在QQ上,忙的人有自己忙的事,少时间上线,少聊天了,当到了回归的那天,又是否会有人在等着呢?没有人知道,也没有人能够下定论,但是不能改变的是一件事,是我们的离开。
正如陶渊明在初秋看到果子将要成熟要准备忙碌的时候一样,我也看到了三次元的时间在减少着,应该做点什么,却又不想舍弃网络,可那个时代的伙伴们,又有几个在这里呢?又有自己闲着呢?又有几个能回到这里呢?即便和现在的新人是同一批人,却不能代表是同一个时代的。不代表自己没有做好自己该做的事,园我依旧在灌,但是回首昨日,时间飘然消逝,谁无不会感慨着那些天里和伙伴的日子呢?那段快乐的时间,即便自己想象的自由时代不会到来,但是那个属于自己的时代,也已经过去了吧......
舍弃该舍弃的,人总有忙起来的时候,但是时间只会流逝,时代也不复回归,即便有再多想念,自己也不是中心,不去迎合他人也只能等待着众人的排斥以及冷眼,还有最后的时间,却不发现出自己的时代,总会改变的,不只是时间,也不只有时代,还有人与人之间所联系的锁链,还有人心也被改变着;就算现在改变了自己,那段日子也不会回归,物是人非,是聚是散不再重要,因为都已离去了...
追求的不是是否有人记得我,而是感慨着时代的消去...